当前位置:中国机器人峰会 >> 峰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29来源:中国机器人峰会
要说现在最卷的,莫过于人形机器人。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不少于10家机器人团队展出了他们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甚至还是首次亮相的新品。
在无数科幻影视作品中,人形机器人一直是人们对机器人的终极想象,比起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更高维的存在。但由于实现难度太大,一直不是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形态,直到2022年特斯拉Optimus亮相,人形机器人也逐渐成为了国内的市场焦点。
百花齐放的人形机器人
在WRC 2023上,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X和熊猫机器人优悠带来了其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最新成果。Walker X骑着平衡车,转圈,还能给现场观众递水。流畅的人机交互背后是优必选科技在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领域超过11年的研发积累。其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多模态交互系统接入AI大模型,能够更好的赋能人形机器人,让人形机器人具备了更强的智能化和泛化能力,加速其产业化落地。
据悉,远征A1将在明年快速切入商业化落地,首先应用于工业智造领域,随后逐步走向家庭,协助工人、科研人员和家庭成员完成各种任务。智元机器人公司已推进与多家制造业头部企业对接,将远征A1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广远征A1至更多领域。
作为国内四足机器人领域明星团队,宇树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强调自研,并在推动四足机器人在商用场景中的应用。就在前不久,宇树科技刚刚发布了四足机器人Go 2,并加入了AI大模型,拥有了具身智能能力。
在本次WRC 2023上,宇树科技也发布了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新品H1。外形上,H1身高约1.8米,体重约47公斤,单腿关节为5自由度,单手臂为4自由度,步行速度 1.5米 /秒,与成人步速相当。宇树科技称,H1是国内第一款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也是全球同类规格中功率性能最高的机器人。由于搭载了宇树内部开发的M107关节电机,机器人的动力性能强,运动灵活性、速度、续航包括负载能力都有显著提升,价格预计低于9万美元。
自2012年成立以来,优必选科技持续投入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布局了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伺服驱动器、计算机视觉和语音交互、SLAM及自主导航技术、视觉伺服操作和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ROSA等核心技术,是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
同期,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的智元机器人虽然并未参会,但也线上发布了首款产品。
远征A1是智元机器人的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基于创始团队在机器人和AI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半年内所打造,这款机器人未来将可以在各种复杂场景下自主完成移动和操作任务。远征A1身高175cm,体重55kg,最高步速可达7km/h,全身49个自由度,整机承重80kg,单臂最大负载5kg。
作为扫地机器人领域四小龙之一,追觅科技在2021年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并在今年年初发布了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追觅通用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脱离实验室环境,在室内室外场景中展示招手互动、行走等动作行为在经历了重力拍打、拳击之后,仍能稳定行走。追觅通用人形机器人实现高度仿生,在2023WRC现场制作咖啡并成功“拉花,成为全球首个成功实现咖啡“拉花”的人形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头部企业达闼机器人也携旗下多品类云端机器人亮相了2023WRC现场。“人气之星”——柔美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一亮相就被围的水泄不通,不仅展现了卓越的语言对话能力和多模态交互能力,更化身为多种角色,如抓娃娃机器人,在现场跳起《千手观音》舞蹈,与人类进行投篮大作战。
另外,其双足人形机器人XR4(七仙女)更是引来了众多观众的惊叹和好奇。人形双足机器人XR4是一款达闼云端大脑赋能的、面向全场景应用的全尺寸、全功能通用人形双足机器人。机器人身高165cm,体重65kg,拥有60多个智能柔性关节,采用并联驱动结构和高扭矩密度电机,单腿峰值扭矩高达600N·m,爆发力强,可高灵敏高动态运动,具备多模态融合感知、认知、决策和行为生成能力,实现高性能的具身智能,以接近人类智慧的能力开展工作。
另外,还有小米展示的人形机器人CyberOne;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仿生画像机器人“赛大千”;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星动纪元的“小星”;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形机器人悟空;EX机器人集团展出的仿生人形机器人“诗仙李白”……
广阔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机遇
从早稻田大学1972年研发的WABOT,到2022年特斯拉的Optimus,人类科学家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走过了半个世纪。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而通用机器人,无疑是最理想的载体。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出名的莫属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在软件方面,波士顿动力更是遥遥领先。那么,中国人形机器人的机会在哪?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在2023WRC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表示,通用人工智能依托具身实体与物理世界交互,能带来更大价值。具身通用人工智能最合适的“身体”自然是人形机器人,它应具备三部分:由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的“身体”,主导视觉、触觉各种感知的“小脑”和主导逻辑推理、决策、语言等的“大脑”。
在人形机器人这一爆发浪潮下,国内人形机器人所需的各类核心零部件发展将迎来巨大产业机遇。
据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随着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加码布局,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将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如今,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重要催化:北京市设立100亿机器人产业基金、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多项技术迎来更高水平解决方案,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导入期,商业化落地存在难题。总的来说,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多项技术难点和用户痛点已取得进展,特斯拉Optimus的入局明晰了降本路径。可以确定的是,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应持续关注产业潜在爆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