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机器人峰会  >> 峰会新闻

产业观察:天津“机器人”提速京冀生产线 相关企业近200家 产业规模约210亿元

发布时间:2023-09-21来源:中国机器人峰会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智能化设备的程序调试.

   京津冀地区是国内人才集聚的高地,多年来,形成了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的产业链条。天津现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近200家,整体产业规模约210亿元,初步构建了涵盖上游为关键系统部件、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为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随着京津冀三地在机器人领域的协同联动越来越多,天津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在加速…… 

  高端装备产业链是天津重点发展的12条产业链之一,而机器人正是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发展的领域。近几年,天津机器人产业规模逐步壮大,现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近200家,整体产业规模约210亿元,初步构建了涵盖上游为关键系统部件、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为机器人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

  近日,天津以机器人和工业母机为重点方向组建的“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以下简称产业联盟)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据了解,产业联盟旨在引导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动创新研发,打造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典型应用场景。目前,该联盟陆续吸引了约120家科研院校及企业加入,京津冀企业占比约三成。

技术淬炼迭代:操作快1.5秒 年产值增加15亿元

  走进辰星(天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星)位于滨海新区的厂房,多台高速分拣机器人正在对一包包大输液袋进行抓取、装箱的模拟作业。只见需分拣的样品物料经传送带输送至生产线视觉系统下方,通过视觉系统识别、检测并传送信号至机器人,再由机器人进行高速追踪抓取,放置箱内。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两三台设备联动作业,每分钟可进行200多次操作。

  据辰星运营总监王礼菁介绍,该公司下游客户主要涉及食品、制药、日化、3C、光伏、锂电等领域,截至目前,累计客户超500家。“我们在北京有50多家客户,在河北省有40多家客户。”据王礼菁观察,京津冀三地客户的应用场景有不同侧重。就辰星而言,他们在京冀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医药行业,比如北京华润、石家庄四药、石药集团等;而天津的客户则侧重于食品行业,如雀巢、康师傅、大桥道、三元、爱氏晨曦等企业。

  不只是辰星,在京津冀深耕智能制造的天津企业还有很多,天津福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莱迪科技)也是其中之一。

  在福莱迪科技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调试一套即将完工的柔性屏组装系统集成设备。该设备由2000余个零部件组成,可在4秒钟内完成一个柔性屏的抓取、移送、组装、贴附、检查等生产环节。“再过十几天,这套设备将发给一家总部位于河北省的客户。截至目前,公司为该客户提供了约1.3亿元的设备,其订单额占公司整体订单额的近三成。”福莱迪科技执行董事朱奎锋说。

  “起初,生产线上的这一操作用时6秒钟,我们经历了从6秒到4.5秒,再到现在的4秒以内。操作快1.5秒钟,单套设备能为客户增加15亿元的年产值。”朱奎锋表示,要突破这短短的1.5秒钟,技术创新是关键。目前他们已经拥有70余项专利技术,科研人员占到公司总人数的一半,每年的研发费用近400万元。

  作为高端智能制造设备系统集成商,福莱迪科技不只是把下游产品销往河北省,在上游采购环节也和河北省的企业有不少业务往来。“从产业整体发展上看,北京以研发为主,天津做产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落地更多一些。从产业链上下游分布看,北京和天津的机器人本体企业和应用场景更多,而河北省在产业上游零部件生产、加工、配套领域相对更为丰富。我们每年在河北省的零部件采购和加工投入在500万元左右。”朱奎锋表示,该公司今年销售收入预计达1.2亿元。

资源优势互补:科研院校和企业抱团发展

  包括辰星和福莱迪科技在内,不少天津的机器人企业都在产业联盟发起单位行列。据产业联盟筹备秘书长张欢喜介绍,目前在产业联盟中,有13家天津机器人相关企业和2家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发起单位采用“邀请制”,会邀请在行业内有影响力和规模的龙头企业或在某个领域有代表性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机器人和工业母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及下游集成商等领域。“现在有不少南方机器人企业在天津设有办事处和生产基地。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全国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将天津打造成全国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北方总部集群。”张欢喜说。

  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天津产业优势明显。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的工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此外,天津拥有众多高校及研究院所,为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和创新应用的研究提供了沃土。基于这些优势,天津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据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赵连玉介绍,天津工业机器人发展较快。“根据国内外相关行业数据统计,工业机器人产值占到整个机器人领域总产值的50%左右,而天津工业机器人产值占天津整个机器人产业总产值的70%多,高于国内、国际的平均水平。”他说。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天津也在加速与北京和河北省企业在技术交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落地等方面的合作。

  2017年成立的清研同创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研同创)是北京研发、天津落地的一个缩影。来自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带着他们的科技成果来到位于东丽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如今,该公司生产的喷涂机器人广泛用于家具、汽车零部件、自行车等产品的表面喷涂作业,客户遍布全国十余个地区,今年公司的合同额预计达4000万元。

  作为产业联盟的成员单位,清研同创一直保持着与清华大学的紧密合作。“清华大学做前期技术开发,我们做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目前,我们正在和清华大学合作推进3个项目,包括高铁、风电的2项应用技术和1项关于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算法技术,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够实现落地。”清研同创常务副总经理李振华说。

  不少天津企业都在加强与京冀两地企业的协同联动。“我们正在与北京和河北省的研究机构共同研发针对半导体和光电显示领域的新项目、新材料和新设备。此前,这些领域大多使用的是国外设备,我们希望联合三地的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进行国产化设备及材料的研发,通过智能制造为客户提高生产效率。”朱奎锋说。

产业串珠成链:三地协同联动形成集聚效应

  不久前,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京津冀产业对接洽谈会上,京津冀三地负责人均表示,以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示范园为抓手,打造更多高精尖产业协同。

  京津冀地区是国内人才集聚的高地,多年来,形成了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方向的产业链条。“天津机器人技术应用及产品类别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并出现诸多龙头企业,比如天津新松的火狐系列焊接机器人、辰星的阿童木系列并联机器人、朗誉科技的重载AGV、深之蓝的水下机器人、云圣智能的工业无人机、国网瑞嘉的电力巡检机器人等。”据赵连玉介绍,天津机器人相关企业在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下游系统集成乃至人工智能与智能传感技术等方面均有涉及,尤其面向汽车、3C、半导体等领域的集成应用,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天津在下游系统集成领域发展较快,相关企业占比近80%,这其中,超60%的企业从事的是高端装备智能集成系统。”他说。

  为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天津围绕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相继出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多项政策。此外,天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制造业立市”,将制造业作为天津的根基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些都为天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三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各具优势,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创新推动,可以形成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联动,实现机器人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创新,形成集聚效应,让更多企业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红利。


中国机器人峰会转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