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机器人峰会 >> 峰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4-11来源:中国机器人峰会
01
最近几天,小米汽车的热度还在持续,哪哪都是相关的新闻和视频。
千呼万唤的su7发布会,雷神同志搞了一场盛大的营销,简直是火出天际。
价格公布,让所有新势力都感觉到了压力,本想这已经够顶的了,谁知道,这只是开胃菜,后面才是大招。
北京首批车主交付,雷神居然亲自给你开车门,整套流程下来,浑然天成,毫不造作。
果然真诚才是必杀技。
你能想?北京现金王,亿万富豪,亲自给你开门,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难怪网友纷纷调侃:
79的眉笔别人骂你不努力,30万的汽车千万富豪亲自给你开车门,跟你握手,对你笑脸相迎。
雷总开门5w,雷总弯腰15w,雷总合照2w,小米su7,这不是白送吗?
从发布会到现在一系列的动作,我想到了之前京东的刘强东说:
我们千万不要和雷军比营销。
这一波小米汽车的确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02
汽车技术咱也不是太懂,今天我想换个角度聊聊这件事。
小米汽车的大火,是雷军的胜利,是小米的胜利,但背后更是北京的胜利。
小米汽车的屁股上为什么印的是北京小米?而不是小米或者世界小米?
可见北京对小米的重要性。
一句话,有了北京,小米才有机会参与这个游戏,才能坐到牌桌上。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大战,早就不是普通资本能够参与的了。
要想杀出重围,光靠技术,资金等等还不行,你得先有入场券。
咱就弱弱得问一句,你有生产汽车和销售汽车,这两大资质吗?
别小看这两大资质啊,一个归发改委管一个归工信部管,都非常难拿,以至于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纷纷选择代工。
小米2021年3月份才宣布造车的,可以说入局有点太晚了。
但短短三年时间,小米汽车就已经量产了,堪称神速。
其中北京市政府功不可没,对小米造车可以说是一路开绿灯。
小米不好搞的造车资质,是通过北汽集团解决的,北汽的唯一股东就是背后的北京国资委;
小米没有工厂,北京政府就从选址建厂、环评审批、生产等方方面面来给予最大支持;
小米需要资金,北京就让工行、农行给贷款,甚至拿出财政来补贴。
甚至,2022年市政府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的计划。
可以说,没有北京市政府,就没有横空出世的小米汽车,小米的造车梦,就是北京的造车梦。
雷子,很聪明,总部设在北京,工厂也在北京,车屁股上也大大方方印着“北京”两个大字。
这是在表白吗?
兄弟们,这是在纳投名状啊!
发布会上,雷军专门表达了感谢:是北京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汽车。
发布会后,雷军又表示,造车这三年,如果没有北京市的支持,想要在三年内把环环相扣的造车工作搞定是不可思议的。
都说雷军这次是赌上了全部在造车,不能输,关键是这次北京必须得赢。
雷军曾说,他一开始对造车“非常抗拒”,并表示,“很多人极力劝我造车。”
我想北京应该是极力在劝吧!
03
为什么北京如此迫切的支持小米呢?
北京,之前那也是我国汽车生产的重镇。
在1958年,北京汽车工业的摇篮迎来了第一个宠儿“井冈山”牌小轿车,这标志着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正式成立,也开启了北京汽车工业的历史篇章。
油车时代北京还有奔驰等一众大厂,甚至到了电车时代,前些年北京也是领头羊般的存在。
2017年,我国全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过79.4万辆,北京一市就生产了10万辆,拔得头筹。
然而,近些年,北京的汽车产业严重掉队了。
下面这张图我们看的再清晰不过了,2016年之后产量是节节败退,一年不如一年。
如果到当前最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北京落后的就更多了,产量连前十都排不上。
现在的情况是,深圳有比亚迪,广州有广汽,合肥有蔚来,上海不但有上汽,还请了个外援特斯拉。
而北京呢?现在手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北汽新能源,但2021年后也逐渐掉队了。
说起北汽新能源,真的算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2017年,把北京送上新能源汽车产量冠军宝座的,正是北汽。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车企,北汽依靠网约车市场,曾连续7年登顶中国纯电动车销量第一。
2018年,北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北汽蓝谷借壳上市,至少在资本市场出尽了风头。
出道即巅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首都啊,居然没能抓住新能源浪潮,这还能行?
小米就成了北京的一根救命稻草。
北京全力支持小米,也是一场豪赌。
但小米SU7发布会上市27分钟,大定突破50000台,初战告捷,北京赌对了。
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将超30万辆。
小米汽车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看来小米要拉满产能,北京才能实现30万辆的目标。
雷军为小米汽车而战,小米汽车为北京而战。
04
城市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话题。
城市孕育产业,产业驱动城市。
城市为产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条件,产业的发展和扩张反过来能够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从而促进城市的繁荣。
尤其是龙头企业是产业的火车头,是驱动城市经济的关键力量。
龙头企业落户,意味着相关的整套产业链随之而来,产业集群随之而来,能量是爆炸级的。
所以,北京市与小米汽车,是一场双向奔赴。
全国各地看似是在争抢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实际是在抢先进技术,先进人才以及高质量的GDP。
而这一切直接关乎一座城市未来至少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
在后地产时代,各大城市都急需摆脱土地财政束缚,积极探索未来的道路。
你说他们这是在抢项目吗?这是在抢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