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峰讯】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成功举办“专精特新企业‘IPO之路’”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03-09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随着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寻求IPO途径,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借此机会,于3月2日下午在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举办“专精特新企业‘IPO之路’”专题研讨会,分别邀请到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政策专家赵占海,以及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夏卡,为业内企业解读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和企业IPO规则。

会议由协会副会长单位南理工北方研究院院长助理、协会联合发起人、副秘书长张欢喜主持,他认为“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也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而到场的、企业总部在天津的朗誉机器人、福莱迪科技、阿童木机器人、玛斯特、博技机电、707所(旗领科技)、汇智星源等企业都是天津机器人产业的龙头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本次活动为所有企业家提供一个了解专精特新“小巨人”政策的平台,一个了解IPO相关规则和路径的机会,让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通过专精特新培育进行IPO的流程和条件,从而更好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

随后,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高级政策专家赵占海开始为企业表进行政策解读。赵占海介绍,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数量达到4842万户,增长1.7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具体到工业领域,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了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3.5%、38.7%、37.1%。而2022年“专精特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关键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命门”。“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补链强链”,制造业核心技术方面“补短板”,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具备自身优势。

赵占海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需同时满足专、精、特、新、链、品六个方面指标,即专业化指标、精细化指标、特色化指标、创新能力指标、产业链配套指标和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

赵占海认为,目前全国多个省市的地方两会上,“专精特新”同样是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和被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而且多地都明确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目标。实现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小配件可能蕴含高技术,小企业可以支撑大配套、小产业也能够成就大事业。

而后,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董事夏卡以“北交所新规解读及注册制下各上市板块比较”为题,向在场企业代表解读企业IPO规则。夏卡介绍,北交所设立后,其地位与沪深交易所一致,公募基金可以参与投资,北交所个人投资者门槛下降和机构投资者参与障碍的移除为其流动性和定价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北交所速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决心。北交所的设立利好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将重点立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将对具备“专精特新”属性的“小巨人”“瞪羚企业”“独角兽”“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等企业的上市起到长期促进作用。

夏卡认为,北交所基础制度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构建包容、精准的发行上市制度,实现灵活、多元的持续融资制度,形成延续、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和明确公司制交易所监管安排。

夏卡表示,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推出了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以下简称直联机制)。通过直联机制,预计优质企业可以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至2个月内即在北交所上市(即“12+1”“12+2”)。根据北交所内部意见,满足以下4个条件即可申请直联审核机制上市:符合北交所基础上市条件;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有明确的北交所发行上市计划,已与券商、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签订发行上市服务协议,计划在挂牌后18个月内提交发行上市申报文件;为试点初期重点推荐标杆企业,重点推荐盈利能力强、成长性良好、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适用直联机制,原则上相关财务指标“不低于北交所上市公司和在审企业平均水平”。

最后,参会企业代表分别就各自公司的问题,向两位专家进行提问,随后本次“专精特新企业‘IPO之路’”专题研讨会在与会人员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附件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插图)

附件二:北交所标准及发行条件(插图)

中国机器人峰会转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