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3-07-20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在刚刚过去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除去各种亮眼的数据与模型,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类型前沿机器人。大会上有超过五个关于人形机器人的主题论坛,参展机器人厂家超过20家。人形机器人在WAIC 2023上的亮眼表现,是国内外投资者对于AI、机器人的高热情的缩影。
1机器人前景广阔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其应用全面覆盖公用、商用、民用场景,可用于娱乐、居家、物流、汽车、医疗等各类场景。从产业链角度来说,机器人作为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复杂工业产品,有着覆盖广泛的产业链,涉及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中游的智能技术开发和下游的机器人制造。
随着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在机器人行业能够看到广阔的发展潜力。同时,由于其高技术的特性,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背景下机器人赛道也有望进一步享受科技发展助推与政策支持红利。
2AI赋能产业,劳动力替代提出需求
从行业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机器人行业拥有两大“确定性”。
首先,是不断升级的AI技术能够为行业带来的持续推动力。在上半年open AI浪潮席卷全球之后,人们已然认识到AI的蓬勃发展,将会推动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机器人拓展工作场合、提升工作质效,尤其利好服务机器人产业的拓展。
其次,是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成本提升会催生更多机器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素质的提升,以及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中国面临着越来越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实际上数据也显示,哪怕在疫情对全社会影响广泛的2022年,就业人员的实际平均工资也呈上涨态势。在更长远的尺度上来看,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深刻调整,可以预见的劳动力紧张也会助推劳动力成本上升。总而言之,AI技术与劳动力成本这两个长期利好,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hoice
3政策推动机器人行业加速落地
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联合15部门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聚集地和集成应用高地。之后,也有《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出台。
今年6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也发布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强调要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巩固优势机器人、稳链强链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方案》最后明确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制定专项支持政策、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在良好的政策前景下,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的机遇期。
4国内企业技术提升与国产化机遇
除了政策支持外,世界范围内的机器人行业的高歌猛进也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中国电子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95亿美元,预测在2024年有望达到230亿美元。
中国市场在其中占据近“半壁江山”,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87亿美元,且有着比全球总体市场更高的市场规模增长率,预计在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110亿美元。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随着一些高端新型机器人(例如在WAIC上展出的人形机器人)逐步提出其落地规划,这些高端机器人所涉及到的复杂产业链都可能从中获益。
目前我国机器人整机国产化率约为30%(数据来源:华泰证券),核心零部件如控制、伺服、减速器的国产化率更低。在低国产化率的背景下国内机器人行业有两大潜力点:
1 |
第一是已经有一批本土企业拥有媲美国际领先产品的技术与性能,未来有望借助本土优势、服务优势等因素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
2 |
第二是较低的国产化率可能意味着行业未来整体会承接更多支持政策,推动相关上市公司现有的技术更快速地转化为成果和利润。
中国机器人峰会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