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3-10-10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骨科不火了,没法投了。”华南某机构医疗赛道投资人对良医财经吐槽,“现在最热的是手术机器人。”
医疗投资领域,历来有“金眼、银牙、铜骨”的戏言。对于投资人而言,这三个金银铜赛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炙手可热的。
而如今,伴随着相关赛道的过分拥挤,抑或是赛道内已经跑出的巨头项目,进行重复投资的价值锐减。如果提及近两年的热门医疗赛道,一定是手术机器人。
2022年11月,键嘉医疗启动A股上市进程,拉开了一场手术机器人IPO竞速赛。
除了键嘉医疗之外,主打应用于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机器人的思哲睿已递交科创板IPO申请,目前已完成二轮问询、微创机器人-B、术锐机器人在内的多个项目均已签订IPO辅导协议。
不仅如此,柏惠维康、精锋医疗、长木谷、元化智能、鑫君特、三坛医疗、龙慧医疗等相关项目都在这一赛道深耕多年,上市之路也就在前方。
虽然手术机器人在一级市场颇受追捧,但一直以来,手术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难题一直未解决。单台机器动辄百万、千万上下的价格,让买单的医院很难轻易接受。为此,众多国产厂商企图复制手术机器人企业“整机带耗材”达芬奇模式,但这套逻辑尚未在国产领域得到印证。
前路漫漫,更多项目加速冲击二级市场。
手术操作的发展距今已有 200 年历史,整体经历了从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向机器人辅助手术演变的阶段。从辅助功能上看,手术机器人延伸了人手、眼的极限,为外科手术带来新可能。
随着外科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患者对高精度、低损伤、舒适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依赖于医生手、眼的传统手术形式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瓶颈。机器人辅助手术(robot-assisted surgery,RAS)能够延伸医生观察和操作的极限,为外科手术带来新可能,解决医生、患者、医院端的临床痛点。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2025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174.70亿元、709.50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30%。
“刚需+高天花板”,推动了资本的到来。
2021年,成为手术机器人的元年。大批投资人拿着资金涌入这一赛道,挑选有价值的国产替代项目。这一年,国内手术机器人融资事件数量共 33 起,其中 20 起单笔融资金额在 1亿元以上,北京术锐、精锋医疗、长木谷、梅奥心磁、润迈德医疗、三坛医疗等6家企业年内融资2起,柳叶刀机器人年内共融资3 起;总融资规模方面,精锋医疗 C轮融资2亿美元、B轮融资约6亿元,总融资规模最大。
2022年整个医疗赛道因一级市场募资难的问题出现了急速降温,叠加疫情因素,波及到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全领域。医疗器械领域的融资下降一方面体现在融资事件的减少,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估值上升幅度缩减。
虽然市场整体趋冷,但在国产替代的大前提下,有着刚需性应用前景的医疗器械赛道,仍然得到了资本的青睐。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诸多手术机器人拿到了上市批准,这也标志着整个行业更向前一步。
2022年4月7日,杭州键嘉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20223010462),该产品属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创医疗器械,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品种器械水平。
就在键嘉机器人获批上市后的十几天后,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全资子公司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自主研发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成为当前第一且唯一一款搭载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机械臂,并获准上市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仅去年上半年,收到NMPA 批准上市手术机器人产品有九款,相比 2021 年全年六款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目前,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形成“1+3”格局,即 1 家外资+3 家国产,包括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及国产的妙手 S 手术机器人、图迈R腔镜手术机器人和康多机器人TM。2022 年上半年NMPA 批准上市的手术机器人共有 9款,其中3 款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卷柱手术机器人各 2款,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各 1款。
在资本加持和政策助推下,手术机器人项目开始奔向资本市场。
2020年7月,天智航(688277.SH)以“国产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登陆科创板;2021年11月,微创机器人(00853.HK)在港上市;2022年7月,港交所再次迎来“血管介入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02297.HK)。
此后,键嘉医疗递交科创板IPO申请。而精锋医疗、术锐机器人、思哲睿都展开了IPO闯关行动。
手术机器人项目,正在集体奔赴资本市场。
时间流动,今年以来,手术机器人赛道经过了大浪淘沙,逐渐分层,一些优质项目持续拿到资金,启动资本之路,而一些不掌握核心原创技术的项目则被市场所淘汰。
今年4月,术锐机器人宣布完成C3轮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本轮融资由业界知名投资机构正心谷领投,并获得了源星资本、国投招商等老股东全力支持。在融资完成后,传来了术锐机器人即将上市的声音。
术锐机器人一案,隐现了中国医疗器械项目的发展之路——从国产替代到原创技术的崛起。
就在此前的服贸会上,一台四只触手的机器人展示着剥生鹌鹑蛋。这台机器正是术锐机器人。这个场景模拟的是医生操控机器人的四只“手”,在一个2.5厘米的皮肤创口内进行各项腹腔手术操作。最大的特点是只通过一个皮肤创口,就能实现0.07到0.1毫米精度的操作。这样能保护重要血管、组织,以最少的创口完成手术。
术锐机器人是一家致力于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具备全球领先技术优势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配套手术工具及耗材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公司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拥有近600项知识产权及申请。
近几年,中国肠胃相关疾病数量不断攀升,传统的手术需在患者腹腔部位开4个小孔加1个取出病灶的大孔,但术锐机器人只需要1个孔,即可实现手术过程中全部器械的置入,具有病人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期更快的优点。
过去多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发展并不如预期,很多机器人项目都是国外垄断,直到近几年,资本的助力下,更多项目开始崛起。事实上,在投资这类机器人项目时,投资方一个基本投资逻辑就是国产替代。
投资人直言,患者的迫切需求让医疗科技不再止步于国产替代,而是从“价格低廉”到“优质为先”的时代。术锐凭借技术的创新力与贴近患者的使命感在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脱颖而出,公司始于单孔手术机器人,但并不止于单孔手术机器人,愿术锐创新技术惠及全球患者对更短恢复期、极致美观的需求。
从复制追赶,到崛起超越,中国手术机器人如今已经走到了更高的台阶。
资本加持下,更多手术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其中,最令人亮眼的当属国产机器人企业。
在富有挑战性的融资市场中,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壁垒高、解决临床需求的企业仍然受到资本市场认可。
从临床适应症角度来看,曾有市场测算,国内腹腔镜手术机器人 2026年市场空间可达154.5 亿元。在巨大的蓝海下,那些真正具备国产替代能力,有原创技术的项目正在解决更多临床问题。
这样的国产替代项目比比皆是。比如,获批上市的微创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骨科关节产品的研发创新,打破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推动中国智造骨科手术机器人快速发展,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
想要盈利不容易
虽然近几年手术机器人赛道发展迅猛,但行业沉淀时间不久,很多项目虽然有技术,但商业路径并不清晰。
从供给端看,大多数医疗器械产品的卖方主要是医院、医疗机构。一般而言,手术机器人单台费用动辄百万、千万级别,这就意味着,即便是采购一台设备,费用就已经十分昂贵。
以腔镜手术机器人为例,在医疗界,腔镜手术机器人号称医疗器材界的“兰博基尼”,进入中国近20年来,它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是比核磁共振仪还要贵很多的大型设施。与此同时,使用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手术费用一般要比普通微创手术高出2万至4万元。
以达芬奇为例,达芬奇是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直觉外科的绝对的头部,商业模式已经跑通,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份额长期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所占领。近几年来,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的频频入局和相关产品的批量上市,但是目前仍没有“血管介入达芬奇”出现。
达芬奇的芯片为一次性耗材, 这也就意味着,每次手术都需要花费一万多元。从医院和医疗机构的投入产出比看并不高。手术费用高昂,使得患者也难以承担。更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机器人并不能适应多种疾病,所以手术机器人的使用率并不合算。
有市场统计指出,达芬奇目前占据大约80%的全球市场。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达到62.2亿美元,净利润为13.2亿美元,反映占据市场龙头地位的该公司盈利颇丰。
良医财经了解到,在2022年,有超过1200台达芬奇机器人落地全球多家医院,而当年直觉外科通过出售机器人获得的收入为16.8亿美元。值得留意的是,直觉外科还有大约70%收入来自耗材等,这也将给每台机器人的日常运营增加很大的开支成本。
在中国,直觉外科与复星医药合资组建的直观复星在官网介绍,目前全中国大约有330多台达芬奇机器人。
通过手术机器人进行的手术,出血少、恢复快,但是成本也很高。西南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平均每例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使用成本是4.4万元。其中,专用进口耗材费用为2.59万元、占据大头,另外维护成本和摊销成本占1.8万元。由此可见,设备本身的昂贵价格也是手术价格高昂的一部分原因,而海外进口、定价权掌握在卖方手中,则是整体费用高昂的根本原因。
另外,医院购买手术机器人,还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同样困难重重。曾有医生直言,“腔镜在中国推广了至少15年以上,强生、史赛克等很多外资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大学或医学院进行联合培训,最终才让这项技术逐渐落地执行,被市场广泛接受。”
如今,其他赛道的手术机器人想要进行商业化,需要的周期可想而知。
很多项目经过了长达数年的研发,刚刚获得上市审批,但是前期的销售额难以快速放量。这也是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供给端所存在的商业化难题。
有投资人认为,即便是头部企业来看,其商业化进程,包括盈利周期至少有五年甚至十年,因为前期研发投入和学术投入很大。后期,包括企业的终端建设、渠道建设、市场教育投入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尤其是在医生教育成本和医生接受度方面,没有六七年的沉淀,很难实现放量。
但这条路,是中国医疗器械从业者的必经之路。
想要商业化,还需要多坚持几年
从增速上看,2015-2020年的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CAGR为22.6%,同期国内的CAGR为35.7%,远超全球市场增速。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预计2020-2025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CAGR有望达到44.3%,成长空间巨大。
从效果看,手术机器人操作的手术,出血少、恢复快,也让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赛道。
但硬币的B面,是高额的费用。
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外国机器人的垄断现状,也大幅度降低了价格。但从行业商业化看,仍然道阻且长。
过去高额的研发成本之下,很多项目都难以熬出前期低销售额的过程。如今,手术机器人项目纷纷选择登陆资本市场,通过更公开的募资渠道,支撑自身产品不断研发。
但在完成逆势反击之前,国产机器人项目仍需坚持“苦熬”一段时间。必须肯定的是,这条“生命”赛道,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