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复工达99.8%,峰会永久举办地余姚为何看好“疫”后的智能制造和大健康产业?

发布时间:2020-02-25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举办地余姚,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复工1253家,达到了99.8%。余姚是如何保障复工,保障百姓民生需求的呢?“人民战‘疫’——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投行业成长”线上论坛中,相关负责人分享了经验。

当前的形势,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是一次大考,考验我们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扰下,能否有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面对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近日,由人民网指导,人民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智见创客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天使联合会协办的“人民战‘疫’——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投行业成长”线上论坛圆满举行。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举办地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招商中心主任励成亮及其他知名投资人和企业负责人,分享了在疫情影响之下,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产业发展之道。

 

 

人民战“疫”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产

 

目前,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都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这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论坛中,来自不同城市的地方领导,在线对话,分享复产复工经验。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书记、主任严荣杰说,宁波保税区在复工中重点关注事前把控、事中监管、事后服务三个环节,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争打下了基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江宁波保税区企业复工619家,复工员工28814人,重点外贸企业、工业、服务业、物流企业基本达到100%复工复产要求。

 

同样在浙江,余姚市规模以上企业已经复工1253家,达到了99.8%。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推动复产复工,促进了余姚经济整体保持比较稳定的基调。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招商中心主任励成亮在论坛上表示,受疫情影响,余姚市的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压力、防疫物资紧缺压力,但疫情给智能制造和大健康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励成亮透露,今年25日,余姚市出台了20条帮扶企业的政策,涉及金融支持、企业税费减负、法律援助等多个层面,以便尽量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余姚是宁波的一个缩影,是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余姚市招商中心主任励成亮介绍,在复工保障方面,余姚首先保证规以上企业复工,同时积极推动民生消费行业复工,基本保障了百姓民生需求。

 

“逆势生长”

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疫情给一些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一些现实困难,特别是与创投领域紧密相关的中小型企业,但是,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网络游戏等行业却逆势上扬。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是这次疫情留给地方政府、投资人、创业企业的一道考题。

 

“在疫情中抓机会,逆向投资最可贵。”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表示,人工智能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在疫情中抓住机会,投资人就能够逆势成长。他认为,疫情过后要关注四个方向:一是人工智能;二是先进制造,包括芯片、发电科技、机器人等;三是云服务,包括云视频、云娱乐等;四是生命科技。

 

民生、卫生等领域有投资好机会。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在论坛中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家一定会加大在民生、卫生等领域的投入,松禾资本会在这些领域投资寻找机会。同时,他建议政府能精准扶持,借这个机会,调整产业结构,让资金更多流入新兴产业,流入到更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疫情之下,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寻转型升级机遇。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招商中心主任励成亮表示,余姚看到了一些新的机遇。疫情之后,浙江不少企业负责人意识到机器换人、智能化、智能工厂是必须之路。另外,疫情使得预防医学的理念在社会中逐渐加深,进一步催生大健康产业市场,余姚也正在生物医药板块积极布局。

 

困难是暂时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相信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经济会很快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来源:人民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