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清华90后博导创业,半年融了1亿

发布时间:2024-01-30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而在新老势力争夺“蛋糕”激战正酣之时,一家背靠清华的黑马正悄然崛起,给业界不小震撼。


近日,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动纪元),这家成立仅半年的初创企业,官宣完成超亿元天使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联想创投领投,金鼎资本、世纪金源、清九科技跟投,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具身智能和通用机器人研发,并持续构建公司人才和技术壁垒。

这家低调隐于“造人潮”中的黑马,由清华大学90后博导陈建宇创立,其人形机器人“小星”的稳定行走、负重跳跃等功能已接近商业化水平,公司也凭借强大的全链路技术积累背景,成功跻身国内“学术派”人形机器人一流梯队。


90后清华博导的机器人梦


1992年出生的陈建宇,已经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期智研究院PI,还曾在2021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榜。这份履历放在整个机器人圈里都算很能打了。

因为母亲是大学教授,经常在物理实验室初入的陈建宇,从小便受到了科技濡染:“科技含量高的东西,让我觉得非常兴奋、非常酷。”


2011年,陈建宇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与机械系,该系也是国内最早涉足人形机器人研究的单位之一。


本科期间,前两年积累硬件知识,后两年转攻算法,毕业设计师双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又在2014年赴美UC Berkeley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Masayoshi Tomizuka教授,在无人机与机械臂方向有所建树,为后来的创业奠定了技术地基。


博士毕业后,陈建宇回国任教,而坚实的技术理论和丰富经验,也成为了他再燃机器人梦的助推剂。相较市场已经成熟的工业机器人,而通用机器人作为能完美匹配人类作业环境,继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的最强颠覆性科技产物,潜力巨大,成为他瞄准的方向。


2022年陈建宇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课题,并于2023年8月成立星动纪元。


放弃谷歌高薪Offer,从教授到青年企业家的陈建宇,用半年时间,让“星动纪元”从无人知晓,到小有名气,证明了不管在哪个赛道,硬实力都是通行票。


人形机器人“小星”


星动纪元的人形机器人“小星”,在机器人本体、驱动器、关节电机、控制算法等方面已实现自主研发。


小星使用模块化设计,采用高强度合金、碳纤维和工程塑料等材料构建机器人本体。关节模块采用自研的高扭矩密度设计,大幅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小星目前有两种型号:小星S和小星Max。小星S身高121厘米、重28千克,侧重通用移动能力,适用于户外巡检等工作;小星Max身高166厘米、重46千克,手部设有灵巧手,能完成更复杂的精细操作,这两款产品基本涵盖了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


通过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小星实现了快速迭代,从第一代到当前第五代,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在降低,这也为其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软件方面,小星使用了模型预测控制和强化学习等先进算法。模型预测控制实现精准的轨迹控制,强化学习使小星通过试错学习适应复杂环境,还使用了视觉和语言算法,使环境感知和交互能力也大幅增强。


两款机器人均实现了自主导航能力,不需要人为操作或预编程,可根据环境自我适应和学习。从而能够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根据指令进行物体搬运和其他交互操作,可以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实时调整,实现高难度的野外行走,而这都得益于算法技术给予的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泛化能力。


当前,小星采用“科研场景先行,逐步拓展商业化”策略,主要服务于科研用户,满足学术机构对人形机器人的测试需求。此外,它也将导入工厂、物流、商场等商业环境,通过不断优化适应这些复杂场景,最终实现大规模商用。


写在最后


具身智能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而从种种火热现状来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黄金期似乎已经来临,亿元融资频发,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商业落地可能性大幅提升,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


而与资本市场的助力相呼应,国家层面也在持续加大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政策支持,并明确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要实现重要突破,部分功能实现小批量应用。


但尽管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空前高涨,行业还有许多难点亟待突破。例如硬件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还很难兼顾力量、速度、精度和成本。


展望未来,在国内需求旺盛的市场环境下,并且还是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赛道,几乎所有玩家都是边做边学,一边适应市场一边适应技术,国内企业完全有机会超越国外巨头,成为行业佼佼者。


而星动纪元在这场人形机器人的科技浪潮中,又会扮演什么角色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