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0-04-10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本次疫情的爆发客观上促进了市场对于机器人产品的强烈需求。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黑马”,珞石机器人是在此次疫情之下有何所思所想?今后珞石机器人又将如何迈步?让我们来听听珞石机器人创始人庹华是怎么说的……
珞石机器人创始人庹华参加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珞石机器人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庹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我们企业就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疫情防控措施,通过多方途径采购防护用品,保障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防控用品配备。在2月12日,珞石机器人是济宁邹城市首批取得复工通知的企业。
复工之初,为减少人员聚集,山东厂区装配中心的两个车间里每个工位只安排一名操作员,单条装配线的员工不超过五位。总面积接近2000平米的装配中心内也只安排了40余位员工同时工作。疫情爆发初期,珞石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作主要通过邮件、电话和微信等方式远程解决,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在符合国家健康通行情况下,珞石也在积极的为需要技术支持的企业提供线下服务,实时响应客户需求。
珞石机器人在销售和技术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珞石机器人和传统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庹华:在销售方面,及时调整销售方式,推出一系列扶持举措,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在技术方面,目前珞石也在配合疫情积极研发一些医疗方面的新场景,并且不断探索缝制、打磨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应用,有效地来应对企业机器换人方面的需求。
机器人技术赋能服装制造业升级,中国缝制机械设备年产量占全球70%左右,中国缝制技术发展可能直接影响到全球服装产业变革。传统工业机器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搬运、码垛、分拣、质检、打磨、去毛刺等刚性工件的加工场景,但对于柔性物料,由于其柔软、易变形,是自动化及机器人应用的世界性难题。对此,珞石机器人自主研发的FCGM柔性抓取机构,可根据裁片的大小进行定制,成功吸附梭织、针织等不同材质布料,实现分片与合片的自动化。
在高端服装缝制中,根据不同布料与工艺要求,缝制的线迹工艺也有各种严格标准。因此,线迹的精准、均匀,是服装企业对人工依赖的重要原因。珞石通过深入探索,自主研发出Syncsewing速度协同模块,根据工艺要求,机器人在缝制过程中对缝纫机的速度进行实时控制,从而实现机器人与缝纫机的速度协同,确保线迹的一致美观。目前,珞石是国内唯一攻克机器人与缝纫机速度协同控制难题的企业。
经过在服装缝制领域的耕耘探索,珞石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薄料、厚料包平缝自动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卫衣袋鼠袋、衬衣袖克夫、西装袖口假眼、无纺布立体缝制等工艺,填补了机器人在缝制自动化应用领域的技术空白。
本次疫情给珞石带来哪些思考?
庹华:纺织服装企业因为疫情导致用工困难,而采用无人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基本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激发了更多机器人替代人工,或者应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让越来越多企业主切身感受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的必要和迫切。疫情过后,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升级步伐将逐步加快。身为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的珞石,用自身所掌握的机器人控制核心技术,持续深耕机器人产品研发、应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领域,加快中国智能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贡献力量。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