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国机器人峰会 >> 大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0-07-31发布人:中国机器人峰会
据普华永道(PWC)曾预测,人工智能在2030年将给世界带来100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长。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子集与最佳载体,机器人今年在面对疫情之下的“无接触”新经济环境时,也发挥了其独特优势与价值。特别是在追求性价比与实用性的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舞台上大幅提升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中国机器人峰会执行主席、浙江智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中学在中国机器人峰会上指出,“自主智能机器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它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化,也适应不同的工况;第二,这个机器人是模块化的,能够即插即用,还有柔性的架构、柔性的机构适应柔性的加工,同时它应该是完整的产品。新定义下的工业智能机器人,应该是‘智+能’的结合。”
中国机器人峰会执行主席、浙江智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中学
目前,虽然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形成突破的领域仍比较局限,但智能机器人在数据、算法、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的高度融合下,逐步成为既具备传统工业机器人特征,又具备类人智慧的新帮手。甘中学表示,“智包括感知、学习、预测、决策和执行等环节,更重要的是柔性机构,是柔性、完整的统一体,这样的工业机器人才是新的自主智能系统。
那么,何谓自主智能呢?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一方面不需要人类的干预进行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要拥有更强的柔性制造能力。随着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制造、智能化产品的迭代升级,工业界智能制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新型自主智能机器人应该智能类似于人,但是能力高于人。
在进行大量工作时,工业智能机器人的效率比人类高得多,可以精确进行定位抓取、组装、装配,其研发、制造、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甘中学还指出,工业机器人中的传统机器人将逐步发展成自主智能机器人、协作智能机器人、网络智能机器人和群智智能机器人四个阶段。
自主智能机器人阶段,本身有完整的产品与柔性智能,能够形成闭环,具备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控制系统的工艺集成,以及执行末端完整的智能闭环系统。协作智能机器人阶段,需要人与机器进行安全、舒适、智能化的交互。人和机器可以完全无间隙接触,人思维的过程与机器动作感知反馈过程同步。
网络智能机器人阶段,要实现人与数据、物流协同,形成三个流程融合,通过群智网络控制器传递输送,完成整个车间的智能化生产。而在群智智能机器人阶段,最终面对的是一个工厂,不仅有机器本体装备的连接,同时还要有管理流、虚拟的数字生成单及分布的云大脑。
新型工业智能机器人能否在“智+能”的结合下,像如今的手机那样,用极简、易用、模块化、标准化硬件于软件来完成各种不同的工作呢?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将对机器人行业高精尖成果进行展示,涵盖产业链协同创新、重点研发计划成果、突破性技术新品等方面,更将展现以“余姚机器人智谷小镇”为主导的浙江宁波余姚机器人产业链及相关落户企业最新成果,为业内人士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新导向等一网打尽!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届峰会将延期举办,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衷心希望各位业界同仁继续关注峰会官网官微公告,及时了解峰会最新动态!期待与各位业界同仁相聚浙江宁波余姚,共同探讨机器人行业所面临的转机与挑战!